沈阳市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市盟务 > 沈阳市盟
【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民盟沈阳市委员会“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系列报道|学盟史 忆初心 担使命 踏征程
发布时间:2024/4/26 10:54:54) 点击:154次 作者:民盟沈阳市委 签发人:王东  【关闭】
      为挖掘先贤精神新时代内涵,续扬民盟传统教育勃然生机,书写新时代民盟人的华彩篇章,巩固“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4月23日,民盟沈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东带领部分骨干盟员赴邹平参观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梁漱溟纪念馆,缅怀民盟先贤,重温民盟历史,传承民盟优良传统。

       梁漱溟纪念馆位于邹平第一中学,前身是梁漱溟当年所创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来自梁漱溟纪念馆负责人、山东民盟梁漱溟支部的王大超全程负责讲解,盟员们先后步入“生平馆”、“乡建馆”、“书画馆”三个展厅,通过200多块展板、1000多幅图片以及900多件梁漱溟先生生前遗物、各种版本的图书、手稿、书画,详细了解了梁漱溟先生八十多年奋斗求索的传奇一生,以及他1931年至1937年在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相关情况。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的组织者和创建人,曾任民盟中央委员、秘书长,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1893年生人,原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顺天中学毕业后任京津同盟会机关报《民国报》编辑兼记者。1917年10月,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席。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先去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回京与一班青年朋友相聚共学,以实行与“青年为友"和“教育应照顾人"的全部生活的理想。

      1928年,梁漱溟在东北大学参与创办东北地区第一个哲学系并出任讲师,使东北大学的哲学系成为东北地区建系最早、水平最高、人才最多、影响最大的哲学系。1931年与梁仲华等人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院长,倡导乡村建设运动。抗战爆发后,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一起,积极奔走国是,团结抗日。为宣传抗战,他不断发表文章和演说,为发动民众,他在最高国防参议会和国民参政会上进言献策,为促进合作,他不辞辛劳访问延安,为考察敌后,他不避艰险巡历华北和华东。1939年,梁漱溟参与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与黄炎培、左舜生、张君劢等商定将该会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并赴香港创办民盟机关报《光明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香港沦陷后,梁漱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撤回桂林,主持西南民盟盟务。1946年作为民盟的代表参加政协会议,再访延安,并以民盟秘书长身份参与“第三方面”人士国共调停活动。

       1947年,梁漱溟退出民盟后,创办勉仁文学院,从事讲学与著述。1950年初应邀来北京,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后相继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文化书院发展基金会主席等职。

      梁漱溟先生是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一代宗师,他为弘扬民族文化、扩展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一生不断追求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对人生问题的追求,他出入佛家、儒家,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现代儒学的开启者;对中国问题的追求,他投身民主革命、乡村建设,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无论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还是政治史上,梁漱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后,在民盟梁漱溟支部主委田德民的陪同下,盟员们又来到了坐落在邹平小黄山脚下的梁漱溟先生墓地。根据先生遗嘱,其大部分骨灰安葬在他生平最眷恋的邹平,墓园正面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墓碑,墓园北墙有梁漱溟先生的生平简介,墓地有冯友兰、袁晓圆、张岱年、任继愈、程思远、吴祖光、沈醉等大师名家为先生题写的挽词、挽诗石刻。盟员们向梁漱溟先生墓默立鞠躬,表达深深的哀思和对先生一生为国为民的敬仰之情。王东指出,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民盟盟员,要用先贤的精神激励自己,要学会读社会之书,读中国与世界的现实之书,更要勤于调查,勇于实践,践行知行合一之精神,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有的放矢切实工作,为国家、为人民,为民主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邹平一行,感受梁漱溟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慨叹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之初的艰辛,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历史时刻先贤的付出与担当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民盟优良传统,把先贤精神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和行动当中,不断把沈阳民盟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