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喜讯:沈阳市盟员郑文静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发布时间:2022/5/10 14:28:00) 点击:481次 作者:民盟沈阳市委 签发人:王东  【关闭】
       4月28日,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200个集体和966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956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5位民主党派成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中,民盟有8位盟员。沈阳市盟员郑文静获此殊荣!


       郑文静,民盟盟员,博士,研究员,现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

       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工作26年。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入选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曾获辽宁省及全国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投身育种实践,躬身田间,不让须眉

       “大豆,用γ射线照射就有可能长到花生那么大”高中生物老师一段对辐射育种朴素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她,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并以高分录取到生物学院。1996年本科毕业,时年22岁的她一头扎进稻田里,开启了她的农业科研寻梦之路......。开展水稻育种工作,需要躬身田间,付出大量体力劳动。春季,她踩着冰凉的稻田水在试验田安排工人插秧;夏季,顶着炎炎烈日在水田做不育系转育、人工剪颖杂交,清晨的露水打湿裤腿,常常干了以后又被汗水浸湿;秋季,和工人一起在田间脱粒,农民打扮,一身灰土,女儿远远的见了她都会认不出;冬季,在没有取暖设施的种子库中考种、整理试验材料;更难的是,出于南繁工作的需要,她除夕每每都要在海南度过,大年初一也会下水田劳作……。常年的水田工作使她患上了慢性肾炎及关节炎等病症,每天都要服药控制症状。可即便如此,也没有改变她对育种工作的热爱。滴滴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仅2005-2010五年间,她和同事就育成10个水稻新品种,新品种推广面累计达3000万亩以上,推广面积占据辽宁省总面积的70%以上,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31岁就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36岁晋为研究员。


开展科技攻关,勇于挑战,敢为人先


       水稻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显著提升了辽宁省的水稻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也因此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但2010年秋季,稻瘟病在东北三省大爆发,很多水稻品种由于病害的发生减产3-5成,甚至全田绝收,这使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何能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同时使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呢”“唯有从粳稻中挖掘抗稻瘟病基因并加以利用,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但我国北方粳稻中还没有这类基因,卡住了东北粳稻抗病性改良的“脖子”。于是,这个在田间摸爬滚打了10余年的“农民”硬是凭着一股冲劲,秉承着解决“北方粳稻抗稻瘟病基因匮乏”的“卡脖子”难题的初心,从田间转战实验室,带领团队,日夜攻关,终于在2016年从北方粳稻中挖掘到一个抗稻瘟病基因Pi65,带有该基因的水稻品种辽粳168在2019-2021年全省稻瘟病发生严重的情况下青枝绿叶,抗病性超强!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8年间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SCI论文13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58.3,他引198次。在克隆了Pi65以后,她带领团队又定位了Pi67、Pity269、Pilk等一系列基因,并研发出了利用这些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展抗病育种的技术体系,终于解决了北方粳稻抗病性改良的“卡脖子”难题!目前,她已将这些技术和资源无偿分享给24家育种单位及种业企业应用,在我国抗稻瘟病分子育种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科技人才,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除科研工作外,她还担任沈阳农业大学及辽宁省农科院的硕博导师及博士后指导教师,已指导3名博士及4名硕士毕业,1名博士后出站。从事作物基础研究,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都很快,作为老师,她指导学生做实验、分析数据、帮学生改论文,但更多的时候是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学习和提高,涉及到较新的实验技术也会和同行请教,再不会的,就到其他院校的实验室学习。作为学科带头人,她会帮每个团队成员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定期召开组会,将育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人,每当团队成员取得一些进步时,她甚至比他们还开心!她的个人格局、科研态度及敬业精神影响着她的学生,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们。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科研人员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助力乡村振兴,胸怀祖国,服务三农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她从2019年起还兼任开原市科技副市长(挂职),积极与铁岭开原开展科技共建。通过引进水稻新品种、培训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当地的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培育农产品品牌,她还化身主播,参加“北国助农,一起奔小康”活动,为因疫情滞销的大米、榛子等农产品带货销售,短短3个小时,42000人进入直播间,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开原特色优质农产品,也为当地企业与省外客户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起到了助推作用,为企业发展拓展了销售空间。挂职两年多以来她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销售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获得了当地政府及百姓的广泛好评。(沈盟轩)